我們攝取蛋白質食物,最重要的目的,在於消化蛋白質以吸收其胺基酸,並利用所吸收的胺基酸,在體內合成人體所需的蛋白質,及製造人體所需具生理功能的胺基酸(有些可能不被DNA指定參與蛋白質的合成),多餘的胺基酸,則可被用於燃燒(氧化),提供人體熱量(能量),或者也可被轉化為脂肪,貯存於體內。
消化蛋白質的進程,簡單說,就是先於口腔中咀嚼,把食物進行初步機械性攪碎,再進入胃中消化,然後再進入小腸消化,最後再經由小腸細胞及小腸絨毛吸收,然後透過微血管送至肝臟,再傳送至全身各處。
胃部對蛋白質食物之反應與牛奶之消化爭議
食物未進胃前,當我們看到、聞到、嚐到或想到食物的香味時,會造成神經衝動,再由大腦或下視丘,經延腦,將神經衝動傳至胃部,刺激胃竇部(gastric antrum)的G細胞(G-cell)分泌胃泌素(gastrin)。胃泌素分泌,會刺激胃腺的壁細胞分泌鹽酸(即所謂胃酸),及主細胞分泌胃蛋白脢原(pepsinogen)與凝乳脢原(prorennin,或prochymosin),但胃蛋白脢原與凝乳脢原不具消化活性,在胃中接觸到鹽酸,就會被鹽酸活化,形成具消化能力的胃蛋白脢(pepsin)與凝乳脢(rennin,或叫chymosin)。
其中凝乳脢,主要用於幫助消化牛奶中的蛋白質成分酪蛋白(casein),因為酪蛋白在胃中遇到強酸,會產生沉澱作用而凝結起來,形成所謂凝乳(curds),特別是牛奶中的a-酪蛋白(約佔牛奶蛋白質總量的50%),結塊較緊密,極不易消化。未消化之酪蛋白會經消化道排出體外,而消化不完全之酪蛋白,少部分被人體吸收後,須經過免疫系統代謝排除,此額外工作則易導致人體免疫力的降低甚至可能產生過敏現象。而凝乳脢正好可以切段酪蛋白中的某些特定的胜肽鍵,使得酪蛋白的結構較為鬆散,極有利於酪蛋白之消化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大部分的人,在三歲以後,通常就無法在體內再製造凝乳脢原,在缺乏凝乳脢的情況下,使得牛奶中的酪蛋白極不易消化,再加上缺乏消化乳糖的乳糖脢,因有些專家就提出「牛奶是牛喝的,不是人喝的」之論點,不鼓勵大家飲用牛奶。
確實,牛奶的飲用之優劣,具爭議性。不過,參考一些學者的研究,雖然人在缺乏凝乳脢的情況下,喝牛奶仍然可以消化牛奶且能吸收其胺基酸,只不過是很慢而已,跟其它易消化的蛋白質比起來,約須要多一倍的時間,因此牛奶可說是屬於緩慢消化(slow digestion)的食物。以下提供一些學者對飲用牛奶所發表的研究論文,結論大都給予牛奶正面的評價:
(1) Am J Clin Nutr 19,119S-136S (2000)
(2) J Nutr 132,p. 3228S-3233S (2002)
(3) J Physiol 549,p. 635-644 (2003)
(4) Am J Clin Nutr 82,p. 1327-1335 (2005)
(5) Am J Clin Nutr 84,p. 1070-1079 (2006)
假使你對一些專家所提出的顧慮,如「牛奶是牛喝的,不是人喝的」之論點,會疑惑而感到害怕,可是又想獲取牛奶中的營養,那麼有一個折衷的辦法,供你參考,如果你不會對牛奶過敏,喝了也不會拉肚子,建議可在晚上睡前二小時前空腹時,喝一杯牛奶,且喝完後除水外不可再進食其它食物即可。基本上,牛奶中的酪蛋白不易消化,因此不要與其它食物混合,否則會強烈影響其它食物之消化與吸收。
胃部之消化作用
當食物進入胃部後,若食物中含有蛋白質或胺基酸,蛋白質或胺基酸成分會進一步刺激胃部,使G細胞釋放更多胃泌素,再促使胃腺進一步釋放更多鹽酸及胃蛋白脢原,造成胃液變為強酸的溶液,pH約可達到2左右。在強酸環境下,可以使蛋白質變性,而使蛋白質更易於消化;蛋白質變性作用,破壞了蛋白質的二級、三級、四級結構,然一般不影響其一級結構,使蛋白質失去生物活性,且使蛋白質易受胃蛋白脢的水解。鹽酸的分泌反應為CO2 + H2O + NaCl à HCl + NaHCO3 ,由此反應方程式來看,可知人仍應注意適當攝取鹽份,才能藉此製造足量鹽酸。還有,神經緊張、泛酸及維生素B1攝取不足,都會造成胃酸不足的現象。另素食者因吃鉀鹽較多,有可能會排出鈉鹽,造成胃酸分泌不足,此時應即時補充鈉鹽。
胃酸(或鹽酸)的另一重要性是用來活化胃腺所分泌的胃蛋白脢原,若胃酸分泌不足,蛋白質代謝分解就會發生問題;因此胃酸分泌不足的人,肌肉長不出來,永遠都是瘦瘦的、乾扁扁的樣子。我們錯誤的觀念總是認為胃不好,就是胃酸分泌太多,其實應是胃壁發生潰傷,不能承受強酸pH2的胃酸濃度之故。若素食者喝完濃豆漿、或葷食者大魚大肉,胃就脹脹的感覺不舒服,就有可能是由於胃酸分泌不足的緣故。
胃蛋白脢原必須在低pH值下,才會被活化形成胃蛋白脢。若在pH5.5時,胃蛋白脢原仍不會被活化,但在pH4.5時,則會有70%的胃蛋白脢,可以被活化。若在pH8時,則所有胃蛋白脢原,會變性而被破壞。一旦胃蛋白脢原被活化成胃蛋白脢,就可開始消化蛋白質了,胃蛋白脢僅會對一些胜肽鍵有作用,最易攻擊芳香族胺基酸(如Phe及Tyr)的胜肽鍵,其它易會攻擊麩胺酸、半胱胺酸及胱胺酸等之胜肽鍵,由於胃蛋白脢僅會對某一些胜肽鍵有作用,所以無法將蛋白質分子完全分解成胺基酸,而是形成各種小分子的胜肽鏈。
蛋白質在胃中之消化,簡單的說,即當蛋白質食團進入胃部後,蛋白質會先受強酸作用而變性,讓胜肽鍵曝露出來,使易於受蛋白脢的攻擊而斷裂,藉此把蛋白質分子,切成許多小分子之胜肽鏈,再進入小腸,繼續消化。
小腸之消化作用
小腸(small intestine)共分三部分,從胃部下方幽門括約肌開始,依序為十二指腸(duodenum)、空腸(jejunum)及迴腸(ileum)。成人的小腸的直徑約2.5-3公分,長約6-7公尺,彎彎曲曲成盤狀。十二指腸,約30公分長,附近有肝臟(liver)和胰臟(pancrea),胰臟可分泌胰液(pancreatic secretion),肝臟分泌膽汁(bile),膽汁儲存在膽囊(gallbladder)中;當食物進入小腸後,膽囊內的膽汁和胰臟所分泌的胰液便由導管注入十二指腸,於是食物在小腸內便與膽汁、胰液和腸液(intestinal juice)混合,形成食糜。空腸,約有1.8-2.5公尺長,空腸黏膜下層的腸腺會分泌腸液,食物通常在空腸完成消化過程,食物已被分解為葡萄糖、胺基酸及脂肪酸等。迴腸,約有4公尺長,迴腸在消化中只起小部分作用,主要的功能是從已消化過的食物中吸收營養素,內部表面為環狀皺壁(非平滑)(circular folds),可增加吸收表面積,黏膜表面有許多小腸絨毛(villus);每一根絨毛中都含有一條小動脈、一條小靜脈、一個微血管網以及一條乳糜管;絨毛內的微血管是吸收葡萄糖、胺基酸和一些水溶性的維生素;而乳糜管則是吸收脂肪酸和脂溶性的維生素。
小腸消化液簡易說明
在小腸的消化液,包含有膽汁、胰液及腸液。膽汁,主要在乳化(emulsification)脂肪,與蛋白質消化關連較小。
在胰液中,則含有胰酵素(或叫胰脢,pancreatin);胰酵素,包括有脂肪脢(lipase)、蛋白質脢(protease)及澱粉脢(amylase)。其中胰蛋白質脢(pancreatic proteinases),主要有胰蛋白脢(trypsin)、胰凝乳蛋白脢(chymotrypsin)、羧肽脢(carboxypolypeptidase)及彈性脢(elastase)幾種。其中梭肽脢屬於外切型胜肽脢(exopeptidases),只能切斷胜肽鏈最尾端(end)的羧基(-COOH),而胰蛋白脢、胰凝乳蛋白脢、及彈性脢(elastase)則屬於內切型胜肽脢(endopeptidases),能將胜肽鏈中間的胜肽鍵打斷。經過這些胰蛋白質脢的作用,可繼續將蛋白質分子,消化成胺基酸、雙胜肽或三胜肽的小分子供小腸吸收。至於其斷鍵(cleavage)的詳細機制,則請自行參考生化書籍。
在腸液中,包含的酵素有乳糖脢、蔗糖脢、三酸甘油脂脂解脢、膽固醇脂解脢、胺基酸脢(aminopeptidases)、二胜肽脢(dipeptidase)及腸激活脢(enterokinase)等。對蛋白質消化而言,我們較有興趣於後三者酵素,即胺基酸脢、二胜肽脢及腸激活脢。
小腸中,分泌腸液的腺體有兩種,一為布路納氏腺(Brunner's gland),又稱十二指腸腺(duodenual gland),另一為李培昆氏腺窩(crypts of Lieberkühn),又稱小腸腺。布路納氏腺,主要分泌碳酸氫根(HCO3-)鹼性溶液及腸激活脢。鹼性溶液主要用來中和由胃排下來的酸性食糜,及保護腸壁不被消化脢消化破壞,提供鹼性環境,以利消化脢發揮活性。腸激活脢,主要功能為,將胰液中的不具活性的胰蛋白脢原(trypsinogen),轉化成具活性的胰蛋白脢。但是胰凝乳蛋白脢原(chymotrypsinogen)、羧肽脢原(procarboxypolypeptidase)及彈性脢原(proelastase)則須透過胰蛋白脢及胰凝乳蛋白脢的斷鍵(cleavage)作用,才能活化為胰凝乳蛋白脢、羧肽脢及彈性脢。李培昆氏腺窩,位於絨毛間的凹窩處,包含各種細胞,分泌大量腸液,其與蛋白質消化有關的酵素,可能仍只是腸激活脢。
如前述,黏膜表面有許多小腸絨毛(villus),絨毛上的吸收性表皮細胞又長有許多微小絨毛(microvilli),稱為刷狀緣(brush border)。刷狀緣表面細胞會分泌各種不同的消化酵素,稱作刷狀緣酵素(brush border enzymes),其中就包含有胺基酸脢、二胜肽脢及腸激活脢。胺基酸脢,可切斷胜肽鏈兩端的胜肽鍵。二胜肽脢,可將三胜肽消化為二胜肽。
簡單的說,蛋白質食物進入小腸後,先在十二指腸經胰蛋白質脢作用,可將蛋白質分子,消化成胺基酸、雙胜肽或三胜肽的小分子。這些胜肽小分子,在空腸中,經刷狀緣酵素作用,可將蛋白質分子完全消化成胺基酸,而被吸收。尚未被空腸吸收的胺基酸,到迴腸繼續吸收,以完成吸收工作。
胺基酸之吸收
基本上,胺基酸、雙胜肽或三胜肽的小分子皆可為小腸上皮細胞所吸收,小腸細胞內含有胺基酸脢及二胜肽脢,可將雙胜肽或三胜肽完全分解成胺基酸,然後傳送進入絨毛內微血管,經肝門靜脈送到肝臟,有些在肝臟內進行代謝轉換,再傳送至全身各處細胞利用。
胺基酸之代謝
胺基酸由小腸吸收後,送至肝臟再至全身各處,可經由以下三種代謝方式,將胺基酸為人所利用:
(1)製造非必需胺基酸(non-essential amino acids):主要在肝臟進行,肝臟中有各種轉胺脢(transaminase,或amino transferase),在轉胺脢的作用下進行轉胺反應,某些胺基酸可藉轉胺反應相互轉換,此為製造非必需胺基酸的方法。體內製造非必需胺基酸,可使體內胺基酸組成趨於平衡。至於轉胺反應的詳細情形,可自行參考生化書籍。
(2)製造蛋白質:胺基酸分子藉著血液傳送至全身各處,接著胺基酸分子再利用細胞膜上的蛋白質通道(protein channel)進入細胞內,蛋白質的合成主要在細胞質內的核糖體(ribosome)進行。透過轉運核糖核酸(tRNA,或transfer RNA)、訊息核糖核酸(mRNA,或messenger RNA)及核糖體三者分工合作,即可製造人體所需的蛋白質了。至於tRNA、mRNA及核糖體分別如何工作,以合成蛋白質,則可自行參考生化書籍。
(3)胺基酸分解代謝:一般說來,胺基酸分子通常會先經過脫胺作用(或叫去胺基作用,deamination),分解形成酮酸(a-keto acid)類物質及氨(ammonia),再依人體需求,再進行如下代謝反應 --
(i)進入克氏循環,產生能量,供人體所用。
(ii)透過一些代謝反應,形成脂肪,貯存於體內。
(iii)透過一些代謝反應,形成人體所需的生化物質。
由於以上代謝反應非常繁複,詳細情形,可自行參考生化書籍。
胺基酸之脫胺作用與尿素循環
脫胺作用,主要在肝臟及腎臟進行,在脫胺脢(deaminase)催化下,其氧化反應式可簡示如下:
H2N-CHR-COOH + 1/2 O2 à O = CR – COOH + NH3
胺基酸分子 酮酸物 氨(ammonia)
胺基酸經脫胺反應後,會釋放出氨出來,氨是一種毒性很高的物質,若不迅速排除,在血中會累積很快,易傷及腦部造成昏迷。
西元1932年,德國生化學家Hans Krebs發現尿素循環(urea cycle),哺乳動物會利用尿素循環將體內的氨排除。一個尿素循環完成,反應過程為吸收一分子二氧化碳,可去除兩分子的氨,並形成一分子的尿素,反應式如下所示:
NH2
¤
2NH3 + CO2 à O=C (尿素)
氨 \
NH2
尿素循環主要在肝臟中進行,其反應式簡單示意如下:
+ NH3 + CO2
烏胺酸 --------------------- > 瓜胺酸
Õ - H2O ¤
+ 2 H2O \ ¤ + NH3
- (NH2)2CO \ ¤ - H2O
\ ×
精胺酸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