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7月31日 星期四

淺談蛋白質消化、牛奶之消化爭議、及胺基酸代謝

我們攝取蛋白質食物,最重要的目的,在於消化蛋白質以吸收其胺基酸,並利用所吸收的胺基酸,在體內合成人體所需的蛋白質,及製造人體所需具生理功能的胺基酸(有些可能不被DNA指定參與蛋白質的合成),多餘的胺基酸,則可被用於燃燒(氧化),提供人體熱量(能量),或者也可被轉化為脂肪,貯存於體內

消化蛋白質的進程,簡單說,就是先於口腔中咀嚼,把食物進行初步機械性攪碎,再進入胃中消化,然後再進入小腸消化,最後再經由小腸細胞及小腸絨毛吸收,然後透過微血管送至肝臟,再傳送至全身各處。

胃部對蛋白質食物之反應與牛奶之消化爭議

食物未進胃前,當我們看到、聞到、嚐到或想到食物的香味時,會造成神經衝動,再由大腦或下視丘,經延腦,將神經衝動傳至胃部,刺激胃竇部(gastric antrum)G細胞(G-cell)分泌胃泌素(gastrin)胃泌素分泌,會刺激胃腺的壁細胞分泌鹽酸(即所謂胃酸),及主細胞分泌胃蛋白脢原(pepsinogen)與凝乳脢原(prorennin,或prochymosin),但胃蛋白脢原與凝乳脢原不具消化活性,在胃中接觸到鹽酸,就會被鹽酸活化,形成具消化能力的胃蛋白脢(pepsin)與凝乳脢(rennin,或叫chymosin)

其中凝乳脢,主要用於幫助消化牛奶中的蛋白質成分酪蛋白(casein)因為酪蛋白在胃中遇到強酸,會產生沉澱作用而凝結起來,形成所謂凝乳(curds),特別是牛奶中的a-酪蛋白(約佔牛奶蛋白質總量的50%),結塊較緊密,極不易消化。未消化之酪蛋白會經消化道排出體外,而消化不完全之酪蛋白,少部分被人體吸收後,須經過免疫系統代謝排除,此額外工作則易導致人體免疫力的降低甚至可能產生過敏現象。而凝乳脢正好可以切段酪蛋白中的某些特定的胜肽鍵,使得酪蛋白的結構較為鬆散,極有利於酪蛋白之消化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大部分的人,在三歲以後,通常就無法在體內再製造凝乳脢原,在缺乏凝乳脢的情況下,使得牛奶中的酪蛋白極不易消化,再加上缺乏消化乳糖的乳糖脢,因有些專家就提出「牛奶是牛喝的,不是人喝的」之論點,不鼓勵大家飲用牛奶。

確實,牛奶的飲用之優劣,具爭議性。不過,參考一些學者的研究,雖然人在缺乏凝乳脢的情況下,喝牛奶仍然可以消化牛奶且能吸收其胺基酸,只不過是很慢而已,跟其它易消化的蛋白質比起來,約須要多一倍的時間,因此牛奶可說是屬於緩慢消化(slow digestion)的食物。以下提供一些學者對飲用牛奶所發表的研究論文,結論大都給予牛奶正面的評價:

(1) Am J Clin Nutr 19119S-136S (2000)

(2) J Nutr 132p. 3228S-3233S (2002)

(3) J Physiol 549p. 635-644 (2003)

(4) Am J Clin Nutr 82p. 1327-1335 (2005)

(5) Am J Clin Nutr 84p. 1070-1079 (2006)

假使你對一些專家所提出的顧慮,如「牛奶是牛喝的,不是人喝的」之論點,會疑惑而感到害怕,可是又想獲取牛奶中的營養,那麼有一個折衷的辦法,供你參考,如果你不會對牛奶過敏,喝了也不會拉肚子,建議可在晚上睡前二小時前空腹時,喝一杯牛奶,且喝完後除水外不可再進食其它食物即可。基本上,牛奶中的酪蛋白不易消化,因此不要與其它食物混合,否則會強烈影響其它食物之消化與吸收。

胃部之消化作用

當食物進入胃部後,若食物中含有蛋白質或胺基酸,蛋白質或胺基酸成分會進一步刺激胃部,使G細胞釋放更多胃泌素,再促使胃腺進一步釋放更多鹽酸及胃蛋白脢原,造成胃液變為強酸的溶液,pH約可達到2左右。在強酸環境下,可以使蛋白質變性,而使蛋白質更易於消化;蛋白質變性作用,破壞了蛋白質的二級、三級、四級結構,然一般不影響其一級結構,使蛋白質失去生物活性,且使蛋白質易受胃蛋白脢的水解。鹽酸的分泌反應為CO2 + H2O + NaCl à HCl + NaHCO3 ,由此反應方程式來看,可知人仍應注意適當攝取鹽份,才能藉此製造足量鹽酸。還有,神經緊張、泛酸及維生素B1攝取不足,都會造成胃酸不足的現象。另素食者因吃鉀鹽較多,有可能會排出鈉鹽,造成胃酸分泌不足,此時應即時補充鈉鹽。

胃酸(或鹽酸)的另一重要性是用來活化胃腺所分泌的胃蛋白脢原,若胃酸分泌不足,蛋白質代謝分解就會發生問題;因此胃酸分泌不足的人,肌肉長不出來,永遠都是瘦瘦的、乾扁扁的樣子。我們錯誤的觀念總是認為胃不好,就是胃酸分泌太多,其實應是胃壁發生潰傷,不能承受強酸pH2的胃酸濃度之故。若素食者喝完濃豆漿、或葷食者大魚大肉,胃就脹脹的感覺不舒服,就有可能是由於胃酸分泌不足的緣故。

胃蛋白脢原必須在低pH值下,才會被活化形成胃蛋白脢。若在pH5.5時,胃蛋白脢原仍不會被活化,但在pH4.5時,則會有70%的胃蛋白脢,可以被活化。若在pH8時,則所有胃蛋白脢原,會變性而被破壞。一旦胃蛋白脢原被活化成胃蛋白脢,就可開始消化蛋白質了,胃蛋白脢僅會對一些胜肽鍵有作用,最易攻擊芳香族胺基酸(PheTyr)的胜肽鍵,其它易會攻擊麩胺酸、半胱胺酸及胱胺酸等之胜肽鍵,由於胃蛋白脢僅會對某一些胜肽鍵有作用,所以無法將蛋白質分子完全分解成胺基酸,而是形成各種小分子的胜肽鏈。

蛋白質在胃中之消化,簡單的說,即當蛋白質食團進入胃部後,蛋白質會先受強酸作用而變性,讓胜肽鍵曝露出來,使易於受蛋白脢的攻擊而斷裂,藉此把蛋白質分子,切成許多小分子之胜肽鏈,再進入小腸,繼續消化。

小腸之消化作用

小腸(small intestine)共分三部分,從胃部下方幽門括約肌開始,依序為十二指腸(duodenum)、空腸(jejunum)及迴腸(ileum)成人的小腸的直徑約2.5-3公分,長約6-7公尺,彎彎曲曲成盤狀。十二指腸,約30公分長,附近有肝臟(liver)和胰臟(pancrea),胰臟可分泌胰液(pancreatic secretion),肝臟分泌膽汁(bile),膽汁儲存在膽囊(gallbladder)中;當食物進入小腸後,膽囊內的膽汁和胰臟所分泌的胰液便由導管注入十二指腸,於是食物在小腸內便與膽汁、胰液和腸液(intestinal juice)混合,形成食糜。空腸,約有1.8-2.5公尺長,空腸黏膜下層的腸腺會分泌腸液,食物通常在空腸完成消化過程,食物已被分解為葡萄糖、胺基酸及脂肪酸等。迴腸,約有4公尺長,迴腸在消化中只起小部分作用,主要的功能是從已消化過的食物中吸收營養素,內部表面為環狀皺壁(非平滑)(circular folds),可增加吸收表面積,黏膜表面有許多小腸絨毛(villus);每一根絨毛中都含有一條小動脈、一條小靜脈、一個微血管網以及一條乳糜管;絨毛內的微血管是吸收葡萄糖、胺基酸和一些水溶性的維生素;而乳糜管則是吸收脂肪酸和脂溶性的維生素。

小腸消化液簡易說明

在小腸的消化液,包含有膽汁、胰液及腸液。膽汁,主要在乳化(emulsification)脂肪,與蛋白質消化關連較小。

在胰液中,則含有胰酵素(或叫胰脢,pancreatin);胰酵素,包括有脂肪脢(lipase)、蛋白質脢(protease)及澱粉脢(amylase)。其中胰蛋白質脢(pancreatic proteinases),主要有胰蛋白脢(trypsin)、胰凝乳蛋白脢(chymotrypsin)、羧肽脢(carboxypolypeptidase)及彈性脢(elastase)幾種。其中梭肽脢屬於外切型胜肽脢(exopeptidases),只能切斷胜肽鏈最尾端(end)的羧基(-COOH),而胰蛋白脢、胰凝乳蛋白脢、及彈性脢(elastase)則屬於內切型胜肽脢(endopeptidases),能將胜肽鏈中間的胜肽鍵打斷。經過這些胰蛋白質脢的作用,可繼續將蛋白質分子,消化成胺基酸、雙胜肽或三胜肽的小分子供小腸吸收。至於其斷鍵(cleavage)的詳細機制,則請自行參考生化書籍。

在腸液中,包含的酵素有乳糖脢、蔗糖脢、三酸甘油脂脂解脢、膽固醇脂解脢、胺基酸脢(aminopeptidases)、二胜肽脢(dipeptidase)及腸激活脢(enterokinase)等。對蛋白質消化而言,我們較有興趣於後三者酵素,即胺基酸脢、二胜肽脢及腸激活脢。

小腸中,分泌腸液的腺體有兩種,一為布路納氏腺(Brunner's gland),又稱十二指腸腺(duodenual gland),另一為李培昆氏腺窩(crypts of Lieberkühn),又稱小腸腺。布路納氏腺,主要分泌碳酸氫根(HCO3-)鹼性溶液及腸激活脢。鹼性溶液主要用來中和由胃排下來的酸性食糜,及保護腸壁不被消化脢消化破壞,提供鹼性環境,以利消化脢發揮活性。腸激活脢,主要功能為,將胰液中的不具活性的胰蛋白脢原(trypsinogen),轉化成具活性的胰蛋白脢。但是胰凝乳蛋白脢原(chymotrypsinogen)、羧肽脢原(procarboxypolypeptidase)及彈性脢原(proelastase)則須透過胰蛋白脢及胰凝乳蛋白脢的斷鍵(cleavage)作用,才能活化為胰凝乳蛋白脢、羧肽脢及彈性脢。李培昆氏腺窩,位於絨毛間的凹窩處,包含各種細胞,分泌大量腸液,其與蛋白質消化有關的酵素,可能仍只是腸激活脢。

如前述,黏膜表面有許多小腸絨毛(villus),絨毛上的吸收性表皮細胞又長有許多微小絨毛(microvilli),稱為刷狀緣(brush border)。刷狀緣表面細胞會分泌各種不同的消化酵素,稱作刷狀緣酵素(brush border enzymes),其中就包含有胺基酸脢、二胜肽脢及腸激活脢。胺基酸脢,可切斷胜肽鏈兩端的胜肽鍵。二胜肽脢,可將三胜肽消化為二胜肽。

簡單的說,蛋白質食物進入小腸後,先在十二指腸經胰蛋白質脢作用,可將蛋白質分子,消化成胺基酸、雙胜肽或三胜肽的小分子。這些胜肽小分子,在空腸中,經刷狀緣酵素作用,可將蛋白質分子完全消化成胺基酸,而被吸收。尚未被空腸吸收的胺基酸,到迴腸繼續吸收,以完成吸收工作。

胺基酸之吸收

基本上,胺基酸、雙胜肽或三胜肽的小分子皆可為小腸上皮細胞所吸收,小腸細胞內含有胺基酸脢及二胜肽脢,可將雙胜肽或三胜肽完全分解成胺基酸,然後傳送進入絨毛內微血管,經肝門靜脈送到肝臟,有些在肝臟內進行代謝轉換,再傳送至全身各處細胞利用。

胺基酸之代謝

胺基酸由小腸吸收後,送至肝臟再至全身各處,可經由以下三種代謝方式,將胺基酸為人所利用:

(1)製造非必需胺基酸(non-essential amino acids):主要在肝臟進行,肝臟中有各種轉胺脢(transaminase,或amino transferase),在轉胺脢的作用下進行轉胺反應,某些胺基酸可藉轉胺反應相互轉換,此為製造非必需胺基酸的方法。體內製造非必需胺基酸,可使體內胺基酸組成趨於平衡。至於轉胺反應的詳細情形,可自行參考生化書籍。

(2)製造蛋白質:胺基酸分子藉著血液傳送至全身各處,接著胺基酸分子再利用細胞膜上的蛋白質通道(protein channel)進入細胞內,蛋白質的合成主要在細胞質內的核糖體(ribosome)進行。透過轉運核糖核酸(tRNA,或transfer RNA)、訊息核糖核酸(mRNA,或messenger RNA)及核糖體三者分工合作,即可製造人體所需的蛋白質了。至於tRNAmRNA及核糖體分別如何工作,以合成蛋白質,則可自行參考生化書籍。

(3)胺基酸分解代謝:一般說來,胺基酸分子通常會先經過脫胺作用(或叫去胺基作用,deamination),分解形成酮酸(a-keto acid)類物質及氨(ammonia),再依人體需求,再進行如下代謝反應 --

(i)進入克氏循環,產生能量,供人體所用。

(ii)透過一些代謝反應,形成脂肪,貯存於體內。

(iii)透過一些代謝反應,形成人體所需的生化物質

由於以上代謝反應非常繁複,詳細情形,可自行參考生化書籍。

胺基酸之脫胺作用與尿素循環

脫胺作用,主要在肝臟及腎臟進行,在脫胺脢(deaminase)催化下,其氧化反應式可簡示如下:

H2N-CHR-COOH  +  1/2 O2  à  O = CR – COOH  +  NH3

胺基酸分子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酮酸物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(ammonia)

胺基酸經脫胺反應後,會釋放出氨出來,氨是一種毒性很高的物質,若不迅速排除,在血中會累積很快,易傷及腦部造成昏迷。

西元1932年,德國生化學家Hans Krebs發現尿素循環(urea cycle),哺乳動物會利用尿素循環將體內的氨排除。一個尿素循環完成,反應過程為吸收一分子二氧化碳,可去除兩分子的氨,並形成一分子的尿素,反應式如下所示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NH2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¤ 

   2NH3   +   CO2   à   O=C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尿素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\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NH2

 

尿素循環主要在肝臟中進行,其反應式簡單示意如下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+ NH3  + CO2

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烏胺酸  --------------------- >   瓜胺酸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Õ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 H2O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¤

         + 2 H2O    \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¤    + NH3

       - (NH2)2CO   \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¤    - H2O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\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×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精胺酸

2008年7月24日 星期四

酵素簡介及食用酵素補充品實無益於健康

酵素又稱之為脢,英文為Enzyme,字源來自希臘文,原意為〞in yeast〞,指的是酵母菌中神奇的力量。由於古人不瞭解酵母菌的作用,因此認為酵母菌具有神奇的轉換力量,可以把穀類或水果變成美味的酒。經歷了科學的進步,現在我們已知道,醣類係藉由酵母菌中的各類「酵素」,催化生成酒精及芳香類物質;因此古人所說的神奇力量,就是酵素的作用。

酵素是所有生物化學反應的催化劑,根據登錄的資料http://www.enzyme-database.org/stats.php,至今20087月,目前已知的酵素約有4000多個,存在於各種生物體中。酵素,參與了所有生物體的活動,如人類的消化活動、免疫活動、呼吸活動、神經傳導、肌肉運動、修補組織等等,及植物的光合作用等等,可以說,若無酵素存在,生命現象亦無從誕生。若缺乏酵素,生命亦難以維持。

舉例來說,在人體消化系統內,人體透過各類消化酵素(digestive enzymes)的作用,會將蛋白質裂解為胺基酸、將脂肪裂解出脂肪酸、將醣類(碳水化合物)轉化為六碳醣,如此這些養分方能被人體所吸收。酵素為蛋白質所構成,但蛋白質並不一定是酵素,蛋白質可以是肌肉組織、神經組織的成分、抗體成分、荷爾蒙等等。酵素具專一性,每一種酵素在體內都有特定的功能,非其它酵素所能勝任。每種酵素的形狀是如此特殊,以致於僅起動特定物質的反應。受酵素改變的物質,稱之為受質(substrate)。生化(生物化學)反應要進行時,酵素首先捉住受質,把它握住,再執行各種催化作用。

我們瞭解,有些化學反應須在高溫、高壓下始可進行,然在催化劑的作用下,它們可能在常溫下即可進行。舉例來說,在研究室中,要將肉完全分解成胺基酸,則須在濃酸中熱煮22小時方能完成,但相同的肉,在酵素的作用下,人體只須4-5小時,而且是在不超過攝氏40度的溫度下,就可完成分解且為人體所吸收了。

再舉另外一個日常生活的例子,平常我們切開蘋果、梨子、香蕉或馬鈴薯後,果面在空氣中常常很快就變成褐色,原因就在於,受到自身果肉中含有的酵素的催化下,果肉中所含的某些化學物質如多酚類等,產生了氧化反應所致。因此只要將水果冷藏,由於低溫可降低酵素的活性,就可減緩褐化現象。或者,有經驗的廚師,會在果面灑上檸檬汁,由於酸性環境可大幅降低酵素的活性,因此可以防止褐化現象。

具活性之酵素之結構

具活性的酵素,可分成兩種,一種為簡單型酵素(simple enzyme),即由單純蛋白質所形成的酵素,就具有活性了(active)另一種為全型酵素(holoenzyme,或全脢)或叫複合酵素(conjugated enzyme),即由單純蛋白質所形成的酵素,但並不具活性(inactive),稱為不含輔助因子之酵素(apoenzyme),與不具活性(inactive)輔助因子(cofactor)配合一起作用,才能形成具活性的(active)的全型酵素而發揮酵素的功能,因此homoenzyme可以下式表示:

Holoenzyme (active) = Apoenzyme (inactive) + Cofactor (inactive)

輔助因子(cofactor),為非蛋白質物質(non-protein moiety),又可分為兩種,一種為輔脢(coenzyme)為有機或有機金屬分子,加入Apoenzyme的立體結構中(未形成任何化學鍵),與Apoenzyme的蛋白質分子,共同形成具活性的Holoenzyme。;另一種為輔基(prosthetic group),可為有機分子(organic molecules)或無機物(inorganic chemicals),會以化學鍵(chemical bond)Apoenzyme的蛋白質分子結合,形成具活性的Holoenzyme

舉例來說,澱粉脢、胃蛋白脢都是簡單型酵素,單純蛋白質所形成的酵素,就具有活性了。

而醇去氫脢(alcohol dehydrogenase),則須氧化態煙醯胺腺嘌呤二核酸(NAD+,或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)作為輔脢,才能發揮酵素功能,亦即醇去氫脢與輔脢NAD+同時對受質(substrate)如酒精作用,在血液中,將酒精轉化為無害物質。

另外碳酸肝脢(carbonic anhydrase),須有輔基鋅(zinc)離子存在,才能發揮功能,將二氧化碳(CO2)轉化為碳酸氫根離子(HCO3-)

酵素缺乏

一般說起來,隨著年齡的增長,體內酵素的製造能力逐漸下降,自然身體的代謝能力就跟著下降。因為酵素最怕高溫,攝氏40度左右,大部分酵素都會遭受破壞,因此經過烹飪過的食物,大都已不含酵素,而食物中的酵素,有些對消化多多少少是有些助益的。加上現今社會,出現不少加工食品,可以說食物中的酵素已蕩然無存了。甚且,工業及各類污染,更會導致體內酵素活性的下降。

因此,現今,有些人據此提出多食用含酵素的食物,或吃一些天然酵素補充劑,可以增進身體代謝能力及免疫力(即疾病抵抗力),因此可以使身體更加健康。但是否就是如此呢?以下將就此論點進行比較討論。

天然酵素補充劑

目前人類的技術能力,仍無法直接合成酵素,而仍然必須從天然食物或物質中萃取出來。以目前資訊來講,是否須要食用天然酵素補充劑,其實仍是極具爭議性。

即使目前較流行最為人所熟知的納豆食物,已證實所含的納豆激脢(或納豆激素,或納豆酵素,nattokinase),已證實可以溶解已形成之血栓,而所含的溶菌脢(lysozyme)具有抗菌作用,含維生素K2可預防骨質疏鬆,含異黃酮具類雌激素作用。納豆雖有這些益處,然仍不宜食用過多,由於納豆酵素具有抗凝血的作用,所以有痔瘡、消化性潰瘍、出血性疾病、要手術前的病患、生理期、或即將要生產的婦女,應停止食用,否則易產生內出血。更重要的是,納豆酵素,一定不可以跟阿斯匹靈、抗凝血藥物、魚油、銀杏等一起服用。

的確,有些酵素是對身體有益的,如木瓜酵素、鳳梨酵素等(可參考本部落格之貼文,「木瓜之食用與營養」及「鳳梨之食用與營養」),然而這樣的效益,是否值得需要我們常吃木瓜及鳳梨呢?是值得進一步探討的。

天然酵素補充劑之食用性爭議

在美國,在2001-2005年左右,亦流行天然酵素補充劑的保健食品,支持者主張:(1)許多美國人有「酵素缺乏」(enzyme deficiency)的現象,應食用天然酵素補充劑。(2)食物因烹飪把人體所需的天然酵素破壞殆盡。(3)酵素缺乏使人體疲乏。(4) 酵素缺乏會導致心臟疾病、關節疼痛、肥胖、或許多其它疾病,因此必須食用天然酵素補充劑(Nu-Zymes)

就以上保健言論,言之鑿鑿,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處(Food & Drug Administration)卻在2003128對一家有名的酵素保健食品公司Media Power, Inc.發出一份警告信(warning letter) http://www.fda.gov/foi/warning_letters/archive/g3819d.pdf,針對其酵素補充劑產品CalMaxNu-ZymesB1-Bomber的宣稱保健內容,進行誇大療效的舉發。

Nu-Zymes酵素補充劑來說,據稱其含有澱粉脢(amylase)、蛋白脢(protease)、乳糖脢(lactase)、脂解脢(lipase)、纖維素分解脢(cellulose)、嗜酸乳桿菌(Lacobacillus acidophilus)CereCalase,其為包含植酸脢(phytase)、半纖維素分解脢(hemicellulase)b六碳醣脢(b-glucanase)之混合物(blend)。食用Nu-Zymes的效益,已如上述支持者的主張。

然而,有三位醫生(R. S. BaratzM. KrogerS. Barrett),對Nu-Zymes的宣稱效益進行詳細分析,得到不少發現,僅列出部分如下,其餘資訊則自行上網閱讀:http://www.quackwatch.org/01QuackeryRelatedTopics/PhonyAds/mp.html 

宣稱效益內容

事實發現

Nu-ZymesPinkus醫生最新改良的配方,包含更多種酵素,其中有三種酵素可以讓消化系統更健康。

如果消化系統本來就健康,吃酵素則無任何效益。如果消化系統不健康,吃酵素也幫助不大。

人體若酵素缺乏會產生胃部問題。

此說法完全是誤導。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治療因酵素缺乏產生的胃部問題。

營養吸收不足會導致各種健康問題及嚴重慢性病。

完全正確。

Nu-Zymes中的酵素,可以將脂肪、蛋白質、糖、碳水化合物、纖維、澱粉及乳糖分解成小顆粒,幫助消化。Nu-Zymes可與三餐一同食用。

除乳糖脢外,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其它酵素對消化有幫助,消化所需的酵素許多種類,不是Nu-Zymes少數種類,可以提供。不過食用乳糖脢,倒是對乳糖不耐症者喝牛乳時,有所助益。

食用Nu-Zymes所含的酵素,你的身體將不須麻煩再製造這些酵素,而且這些酵素是你在食物中無法攝取到的。

正常健康者,很難停止製造酵素。食物中所存有的酵素,食入人體後,也會被消化,無法發揮酵素功能,所以食用酵素,沒什麼意義。

酵素可分為三種,即代謝酵素、消化酵素與食物酵素。代謝酵素可以催化細胞內各種化學反應,消化酵素可以幫助消化吸收,食物酵素則自然存於食物中。

食物酵素,人體完全不需要,不論對消化或其它目的,都無意義。

 

 

我們一天一天的隨時間,酵素缺乏越來越嚴重。

根本就沒有「酵素缺乏」這種事。人可能因疾病,導致體內某一、兩種酵素缺乏,但食用酵素補充品,卻對此疾病之治療,毫無助益。

經過烹飪的現代飲食,充斥酵素缺乏之食物。大部分美國人吃太少蔬菜水果,它們正是非常好的酵素來源。酵素幾乎在烹飪過程被破壞殆盡。酵素補充品,正可取代成為酵素來源。

在食物中的酵素,食用後,對健康毫無幫助,因為酵素進入人體後,會如同蛋白質般被消化,無法發揮酵素功能。

未烹飪的生食,含有幫助消化的酵素,然烹飪破壞了這些酵素,而使得身體必須自行分泌消化酵素,以完成消化工作。

生食中的酵素,對消化毫無助益。人體消化所需的酵素,都是人體自行製造產生,無法外求。

找出你是何種體質,可能缺乏什麼酵素,可能導致什麼健康問題,只要每訂購Nu-Zymes一次,就送你一份體質分析手冊。

在科學界,沒有任何證據顯示,有關於「酵素缺乏」嚴重程度的體質分類。也沒有人統計分析,查證是否有人得過「酵素缺乏」這種病。

由以上三位醫師的見解,就目前生化科技現況的瞭解,可以說不論是食用酵素補充品或自天然食物中攝取酵素,對健康實毫無幫助。然未來是否能找到對身體有益的食用酵素,則仍須依賴生化科學家的努力研究了。

2008年7月21日 星期一

蛋白質及其胺基酸簡介

蛋白質,英文為protein,「protein」來自於希臘文「prota」,英文意思為「primary importance」,亦即為「首要的」之意,由瑞典化學家Berzelius JJ在西元1838年首先發現蛋白質並命名為protein,代表其為生命最重要的物質。

生物界中蛋白質種類估計約有1010~1012種,人體內的蛋白質約有十萬種左右。除了水分外,蛋白質是人體含量最多的物質,約占體重的1/5,從頭髮、皮膚、臉、手、腳、指甲,到內在的組織肌肉、器官、荷爾蒙、神經、血球、抗體等,都由蛋白質所建造,是每個人的首要營養素。

蛋白質係由胺基酸(amino acid)所組成,我們所吃的蛋白質會經過胃腸的消化,轉化成許多基本單位的胺基酸,再經人體吸收後,在體內將吸收的胺基酸,依照一定的比例與序列重新組合,最後形成人體所需的蛋白質,用於修補肌肉與組織器官或者製造酵素、抗體等。

自然界約有數百種胺基酸,但存在於動物及植物的蛋白質中,卻只發現有20-25種,動植物就依賴這20-25種形成所需的所有蛋白質。對於人類來說,主要有20種胺基酸參與蛋白質的形成,其中對大人來說有8種必需胺基酸(essential amino acid),對小孩來說則有10種,為人體所無法合成或合成量嚴重不足而必須攝取自食物的胺基酸,如下所示:

大人8:異白胺酸(Isoleucine)、白胺酸(Leucine)、離胺酸(Lysine)、甲硫胺酸(Methionine)、苯丙胺酸(Phenylalanine)、羥丁胺酸(或稱蘇胺酸,Threonine)、色胺酸(Tryptophan)、纈胺酸(Valine)

小孩9:組胺酸*(Histidine)、異白胺酸、白胺酸、離胺酸、甲琉胺酸、苯丙胺酸、羥丁胺酸、色胺酸、纈胺酸

*註:對小孩來說,身體肝臟中雖可自製組胺酸,但量嚴重不足,必須自食物攝取。

對大人來說,有2種半必需胺基酸(semi-essential amino acid),為精胺酸(Arginine,或Arg)與組胺酸。對小孩來說,則有1種半必需胺基酸,為精胺酸。半必需胺基酸,是指身體雖可自製,但量不足,必須自食物補充。

尚有10種非必需胺基酸(non-essential amino acid),為丙胺酸(Alanine)、天門冬醯胺酸(Asparagine)、天門冬胺酸(Aspartic acid)、半胱胺酸(Cysteine)、麩胺酸(Glutamic acid)、麩醯胺酸(Glutamine)、甘胺酸(Glycine)、脯胺酸(Proline)、酪胺酸(Tyrosine)及絲胺酸(Serine)

長久以來,傳統上都認為只有20個胺基酸參與蛋白質的形成。但在西元1986年,科學家發現硒半胱胺酸(selenocysteine)亦參與蛋白質的形成,即為第21個參與蛋白質形成的胺基酸。接著,在西元2002年,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J. A. KrzyckiM. K. Chan在其論文中(Science296p. 1462-14652002)發表第22個參與蛋白質形成的胺基酸,即為吡咯賴胺酸(pyrrolysine)因此,以目前最新資訊來說,事實上應有22個胺基酸參與蛋白質的形成,而非只有20個。

還有一些胺基酸,雖不參與或極少量參與合成蛋白質,但在體內仍有特定的重要的生理功能,如瓜胺酸(Citrulline)、胱胺酸(Cystine)、烏胺酸(Ornithine)、羥基脯胺酸(Hydroxyproline)、羥基離胺酸(Hydroxylysine)及其衍生物,如4-羥基離胺酸及5-羥基離胺酸。人體要合成那種蛋白質,由DNA的遺傳密碼(code)決定,因此某些胺基酸,因不存於遺傳密碼之中,所以無法參與蛋白質合成。

胺基酸的基本結構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COOH   (羧基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½

       (胺基)   H2N  ¾ C ¾  H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½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R   (R基團)

 中心碳,稱為a碳原子,為SP3軌道,與胺基、羧基、氫原子與R基團鍵結,形成一個四面體(tetrahedral)結構。a碳原子接了四個不同的基團,為不對稱碳,有光學異構物(D/L)。通常細胞內代謝大都使用L型胺基酸,僅少數細菌細胞壁或抗生素上,有D型胺基酸。隨R基團的不同,形成各種不同的胺基酸,組成人體蛋白質的20種胺基酸,列表如下: 

 

  

R =

極性

唯一對稱胺基酸

甘胺酸

Glycine

Gly

G

-H

P

含飽和碳氫基團

丙胺酸

纈胺酸

白胺酸

異白胺酸

Alanine

Valine

Leucine

Isoleucine

Ala

Val

Leu

Ile

A

V

L

I

-CH3

-C(C)-C

-C-C(C)-C

-C(C)-C-C

N

N

N

N

含芳香基團

苯丙胺酸

酪胺酸

色胺酸

組胺酸

Phenylalanine

Tyrosine

Tryptophan

Histidine

Phe

Tyr

Trp

His

F

Y

W

H

-C-[C6H5]

-C-[C6H4]-OH

-C-[indole]

-C-[imidazole]

N

P

N

P

含額外羧基或醯胺

天門冬胺酸

天門冬醯胺酸

麩胺酸

麩醯胺酸

Aspartic acid

Asparagine

Glutamic acid

Glutamine

Asp

Asn

Glu

Gln

D

N

E

Q

-C-COOH

-C-CONH2

-C-C-COOH

-C-C-CONH2

P

P

P

P

含額外胺基

離胺酸

精胺酸

Lysine

Arginine

Lys

Arg

K

R

-C-C-C-C-NH2

-C-C-C-[guanidine]

P

P

含有醇基

絲胺酸

羥丁胺酸

Serine

Threonine

Ser

Thr

S

T

-C-OH

-C(OH)-C

P

P

含有硫

甲硫胺酸

半胱胺酸

Methionine

Cysteine

Met

Cys

M

C

-C-C-S-C

-C-SH

N

P

環狀的亞胺酸

脯胺酸

Proline

Pro

P

(imino acid)-C-C-C-)

N

 

胺基酸彼此結合形成蛋白質

蛋白質是許多胺基酸以胜肽鍵(peptide bond)互相連接而成,胜肽鍵為一個胺基酸的胺基(-NH2)與另一個胺基酸的羧基(-COOH)進行結合反應脫水而成,如下為形成胜肽鍵之示意圖:

兩個胺基酸,一個R基團為R1的胺基酸,另一個R基團為R2的胺基酸,進行脫水反應,形成胜肽鍵,而將兩個胺基酸結合起來。

 

        H          H          O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H          H            O

          \          ½        ¤¤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\         ½          ¤¤

           N ¾ C ¾ C            +         N ¾ C ¾ C

          ¤          ½        \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¤          ½          \

        H         R1        OH          H            R2         OH

           R1胺基酸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R2胺基酸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è            ø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  H2O   (脫水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ß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H          H             O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\          ½         ¤¤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N ¾ C ¾ C              R2          O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¤          ½           \           ½         ¤¤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H          R1            N ¾ C ¾ C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¤           ½          \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H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H           OH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紅色字體部分,即為胜肽鍵

兩個胺基酸分子結合就成為「雙胜肽」(dipeptide),由三個胺基酸分子結合就成為「三胜肽」(tripeptide),四個胺基酸分子結合就成為「四胜肽」(tetrapeptide),五個胺基酸分子結合就成為「五胜肽」(pentapeptide)‧‧‧,而多個(一般來說超過10個以上)胺基酸分子結合就成為「多胜肽」(polypeptide)。同樣都是由許多胺基酸分子結合而成的「多胜肽」及「蛋白質」,但它們(即多胜肽與蛋白質兩者)有何不同呢?一般說來,蛋白質,是指胺基酸聚合分子(polymer),會摺疊(folding)形成特定三維結構與形狀,在生命體內能發揮特定生理功能;而多胜肽,雖然也是胺基酸聚合分子(polymer),但不會形成特定三維結構與形狀,無法在生命體內發揮特定生理功能,只能算是一個未參與體內特定生理作用的化學物質。

蛋白質,必需要有正確的三維結構與形狀,才能有效執行其生理功能;蛋白質分子上的各部分結構並非是固定不動的,而是具有適當的彈性與運動,可以調控蛋白質的催化活性,這很重要,因為細胞並不一定期望某酵素(蛋白質所形成)一直保持在活性狀態。

蛋白質之組成

蛋白質的長條胺基酸(或稱胜肽鏈,或胺基酸高分子鏈)序列,蛋白質的胜肽鏈上的胺基酸組成與序列,造就了蛋白質多樣而繽紛的世界。下表列舉一些由不同數目胺基酸所形成的蛋白質:

中文名稱

英文名稱

功能

胺基酸數目

胰島素

insulin

糖之代謝

51

細胞色素C

cytochrome c

細胞呼吸及起動細胞計畫性死亡

104

生長激素

growth hormone

抗老化

191

血紅蛋白(或血紅素)

hemoglobin

血中攜帶氧氣

574

六碳醣激脢

hexokinase

參與糖解作用

730

g-球蛋白

gamma globulin

血中之免疫作用

1320

 

西元1955年,Sanger首先解出胰島素(insulin)的胺基酸序列,這是第一個蛋白質被解出來,並於1958年,榮獲諾貝爾化學獎。胰島素,主要由兩條胜肽鏈所形成,一條含有21個胺基酸,又稱A(A chain),另一條條含有30個胺基酸,又稱B(B chain)A鏈和B鏈利用兩個雙硫鍵相連起來,而A鏈內還有一個雙硫鍵,如下所示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S   ¾    S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½            ½

G-I-V-E-Q-C-C-T-S-I-C-S-L-Y-Q-L-E-N-Y-C-N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½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ê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S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S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½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ê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S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S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ê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ê

F-V-N-Q-L-C-G-S-H-L-V-E-A-L-Y-L-V-C-G-E-R-G-F-F-Y-T-P-K-T

 蛋白質之四級構造

 一級構造(primary structure):蛋白質的長條胺基酸序列,如上例中胰島素的胺基酸序列,就是一級構造。此一級構造,一端為仍含有胺基(-NH2)的胺基酸分子,稱為N(N terminal end),則另一端則必定仍含有羧基(-COOH) 的胺基酸分子,稱為C端。蛋白質習慣上都是由N端往C(C terminal end)念。一級構造是蛋白質最基本的構形,各級構造的訊息都決定於胺基酸序列。在一級構造中,某一段固定的胺基酸序列,可能具有某種特定的生理功能,稱為訊息序列(signal peptide)

二級構造(secondary structure):由於胜肽鍵無法轉動,O=C-N-H被固定在相同平面上,形成所謂的胜肽鍵平面(peptide plane),加上R基團的阻擋限制,因此胜肽鍵平面亦無法任意轉動,但可以進行規律的摺疊(flipping)動作,因此蛋白質一級構造就可被捲曲形成a螺旋(a-helix)b長帶(b-sheet)、轉折(turn)等二級構造。穩定二級構造的力量,主要是來自於主鏈(main chain)上許許多多的氫鍵,使得蛋白質成為相當堅固的高分子(或謂巨分子,或polymer)。某些二級構造會聚集在一堆,形成所謂功能區塊(domain),此domain構形,賦與了蛋白質初步的活性。

三級構造(tertiary structure):蛋白質分子內若干二級構造再互相結合,可組成球狀的三級構造,穩定三級構造的力量,可以是來自於側鏈(side chain)氫鍵、離子鍵、雙硫鍵、疏水鍵、金屬離子等作用力。三級構造,大部分捲繞成球狀,蛋白質分子三級構造通常含有若干domain,但有些蛋白質分子則只含一個domain,如肌紅素(myoglobin)

四級構造(quaternary structure):由數個相同或不同的三級構造蛋白質分子,再結合成一個複合體,即為四級構造,構成四級構造的每一單位蛋白質分子,稱為次體(subunit)。有很多蛋白質在三級構造即具有完整性,但有些蛋白質則須要再形成四級構造,才能發揮更複雜的生理功能。

蛋白質的構形通常並非固定不動的,其分子會有某些程度的運動,當處於休息狀態時,是分子較為緊密的構形,稱之為T(tense),反之,處於活性狀態時,其構造較為疏鬆,使得欲結合的對象較易進入,稱之為R(relaxed)

蛋白質四級構造的意義整理如下:

一級構造  à 有材料  à基本組成

二級構造  à 有形體  àdomain形成,基本功能赋與

三級構造  à 有生命  à具生理功能之活性

四級構造  à 有智慧  à具調節能力

蛋白質之變性

某些條件會破壞蛋白質之各級構造,稱之為變性(denatuaration),變性後,蛋白質之三度空間排列瓦解,並失去活性。當變性條件除去後,有些蛋白質會回復原來構形,並具原有活性,稱之為復性(renaturation);但並非所有蛋白質均可如此,有些蛋白質,變性條件除去後,仍無法回復原來的構形與活性。

例如,雞蛋的蛋白部分,含有白蛋白(albumin),加熱後會變性凝固成白色的固體,當蛋白已經被熱凝固後,即使它冷卻後,仍無法回復其原來的澄清液體。